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運和使命。一個時代的車企有一個時代車企的命運和使命。在日前一次五界(華為與各大車企合作的問界、享界、智界、尊界,尚界)聚首的會議上,上汽集團總裁賈健旭提出了三個思考:
第一個,于中國汽車產業,以“美美與共、各美其美”消解“零和博弈”;第二個,于五界中的尚界而言,在中國的最強音里面奏出新的上汽音;第三個,于全球的市場而言,要互相擁抱,要走出去。
上汽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王曉秋認為:“面向未來,要以‘敢為人先’的勇氣擁抱變革,以‘海納百川’的胸懷合作共進,以‘精益求精’的匠心打磨產品”。
進入到2025年,在汽車行業激烈競爭下,上汽作為行業多年的龍頭標桿,仍持續保持汽車產業的長線思維,既彰顯了上汽集團董事長王曉秋和總裁賈健旭的成熟理性,也展示了作為一個傳統造車大廠的底層思考框架和堅實底蘊。
顯然,戰略是企業發展的指南針和航標,在波詭云譎的市場環境下,底層思考更顯重要。
“不去想困難,干就完了,一步一步往前走”。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先生在近日接受采訪時談到:“什么時候沒有困難?刀耕火種的時候不困難嗎?石器時代不困難嗎?人類用石器的時候,哪能想到有高鐵。”
放在今天的汽車行業,承認困難,也要用對思維。
一方面,變革之際,思維的變革和創新首當其沖,包括認知的調整、思維的調整、和對市場判斷力的調整。新時代中國車企的掌舵者或者創業者,需要以全新的視野和方式去開啟屬于自己的征程。
另一方面,汽車行業正處于深度變革之際,全球汽車市場風云變幻,局面復雜,未來的市場充滿不確定性,尤其是智能電動化轉型、關稅沖擊、市場競爭加劇以及供應鏈挑戰,對于車企而言,是一場艱難的戰略突圍戰。
在汽勢Auto-First看來,這無疑是中國車企掌舵者在新時代的使命,包含著他們對世界的全新認知,乃至對行業創新的深刻理解。
王曉秋董事長強調:上汽集團將通過“兩個一手”,“進階”實現“美好”。一手繼續與老朋友大眾、通用等合資伙伴共創,同時與華為、Momenta、地平線、字節跳動等跨界伙伴合力打造產業新生態,讓全球頂尖技術加速落地應用。一手繼續與用戶同行,從用戶中來,到用戶中去。
賈健旭總裁則借用費孝通“各美其美,美人之美,美美與共,天下大同”的名言,對此時此刻中國的汽車行業給出了獨特的思考。
“各美其美”,即每家車企要堅守自己的核心競爭力。“美人之美”,欣賞別人的美,同時汲取他人的長處。“美美與共”,世界市場很大,中國市場依然很大,懂得互相欣賞之美,才能共存。“天下大同”,要創造產業新秩序和社會新價值,這是每家企業的社會責任。
顯然,這不僅是對文明的深刻洞察,更是當下中國汽車產業破除極度內卷、破局全球化競爭、重構產業秩序的戰略哲學。
更確切地說,無論是王曉秋董事長還是賈健旭總裁,本質上都是擁抱變革的理念。在當前汽車市場聲音泛濫,魚龍混雜、秩序稀缺的時代,誰能提供更高維度的底層思考,更包容的合作精神,誰就可能在未來贏得時間與支持。
現在可能是中國汽車行業最魔幻的時刻,一面是所有車企都很努力,但利潤肉眼可見不盡如人意,日子也越過越難;另一面是無數口水仗,彼此之間看不慣又干不掉。
價格戰和盈利方面,車企之間為搶奪市場份額,不惜發起一輪又一輪價格戰,進而導致行業利潤率持續下降,形成惡性循環。數據顯示,2024年汽車行業利潤率僅為4.3%,低于整個下游工業利潤率及2023年的水平。
被津津樂道的出口,雖然中國車企出口呈現爆發式增長,但海外本地化生產和布局相對薄弱,尤其是北美市場。
“美美與共”與“零和博弈”,這兩種邏輯的較量,本質是封閉思維與開放思維的對決。
一個是健康的生態,一個是內耗、極度內卷而毫無結果。諸如上述種種,今天的中國汽車產業,太需要以“美美與共”消解“零和博弈”。
比如整個鴻蒙系統,將來整個社會都會發展的Robotaxi,生態的升級已經從一個企業單打獨斗演變成生態陣營的對抗。
盈利層面,已經從銷量的紅利變為了生態的紅利,整個汽車的價值鏈條已經從賣硬件、賺差價走向了硬件、軟件、服務的生態盈利。
最后,誰能為用戶創造立體的價值,而不是單一的價值,誰就能主導整個產業的話語權。因為在這個世界里面,打敗你的不僅僅是你的競爭對手,顛覆你的不是你的同行,是重構這個規則的跨界者。
這背后的底層邏輯在于汽車行業深度變革之際,只有合作,只有擁抱整個全球市場,無論對于上汽還是五界,還是整個中國汽車產業,才是長久之計。
熟悉上汽集團的人都知道,這是一家長期以穩健、開放、包容、長期主義著稱的企業,但這一次,一系列的系統思考和方法論很有深意。而將弦樂中“小拇指奏強音”遷移到汽車產業中,同樣很有意思,是對汽車產業競爭的一次生動思考。
五年來,華為已成為中國汽車市場最大的變量。華為的鴻蒙智行模式分別與賽力斯、北汽新能源、奇瑞汽車、江淮汽車、上汽集團達成了共建獨立汽車品牌的合作,其中四家品牌的產品完成了上市。
這新增的第五「界」,即華為與上汽集團將聯合推出的「SAIC尚界」,在今年4月16日剛剛官宣亮相,并明確將在今年秋天推出首款車型。
眾所周知,第五界是最年輕的一個界,相比問界、享界、智界、尊界,尚界的特點突出鮮明,就是要打進主流市場。正如賈健旭總裁所述:“在中國的弦樂里面,小拇指會發揮很大的用處,所以我是最小,我是小拇指,但是我希望在中國的最強音里面奏出新的上汽音。”
五界聚首,以小拇指比喻,更重要的,這不僅是自謙,更是在謙遜中隱鋒芒,充滿戰略思考和行業洞見。
說簡單點,是上汽有底氣、有實力的體現。從三個維度解讀:
第一層是開放基因。
“上汽有擁抱變化的基因,有開放包容的文化,有大量的跨文化、跨領域的成功案例,有全類型的合作伙伴,覆蓋了汽車縱向垂直的全產業鏈。他強調,我們必須不設技術圍墻,不做生態孤島,不懼跨界競爭,開放才能合作,協同才能突破今天的邊界。”
第二層是歷史韌性。
“買汽車選大廠,要智能選尚界。”
韌性,顧名思義,柔軟而堅韌,彈性十足。但“韌性不是忍受,而是蛻變的能力”。“韌性也不是固守,而是進化。”上汽作為傳統大廠的歷史韌性,是有600萬臺產能資源和開發資源。
第三層是獨一無二的支持體系。上汽的精密制造、鴻蒙智行嚴苛的質量體系,上汽垂直一體化產業整合能力將帶鴻蒙智行更快地進入主流市場。
這樣的SAIC尚界,無疑值得期待。
在中國突飛猛進的市場激烈競爭下,在全球汽車市場競爭加劇、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背景下:
第一點,活得久,才是真正的優秀。
第二點,從卷贏到共贏,發揮“合能”。
第三點,中國汽車產業的強大密碼,正藏在費孝通那句穿越時空、穿越周期的箴言中:“各美其美,美人之美,美美與共,天下大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