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搜狐汽車對小米YU7 Max進行了一次純高速續航測試,結果與官方標稱數據存在顯著差異。
以下是搜狐汽車本次實測情況和條件:
1、實測車輛是搭載101.7kWh大電池、官方CLTC續航750公里的YU7 Max四驅版。
2、測試車輛搭載兩人以及必要設備,符合半載載重。
3、空調設定23-24℃兩檔風,胎壓2.9bar。
4、在京郊高速環路以平均99.6km/h的速度持續行駛,出發前電量充滿至100%
5、測試日最高氣溫30℃。
實測續航打六五折,能耗數據不一致
在搜狐本次測試中,YU7 Max的表顯續航在483公里時歸零,隨后勉強支撐9公里后完全斷電,續航達成率低至65.5%。這遠低于小米自身宣傳的80%-90%達成率區間。
搜狐汽車稱,這一表現甚至低于老款特斯拉Model Y去年冬季的測試數據。
另外,搜狐汽車表示,這輛小米YU7 Max在低電量情況下的表現也令人擔憂,輛在電量11%時首次低電量提醒,但降至8%后卻進入“靜默期”,直到2%才再次警報,容易導致駕駛員誤判剩余里程。
而且,表顯續航歸零后,車輛僅支撐了9公里便斷電,應急續航能力不足,不及此前測試的小米SU7車型一半,這也與小米宣傳的“冗余電量保障”形成反差。
不僅如此,搜狐汽車此次實測還發現了“能耗數據不一致”的問題。實測用戶端平均電耗為22.1kWh/100km,高于車機顯示的20.2kWh/100km。
不過,此次測試也驗證了YU7 Max的快充優勢。在使用400kW超充樁,37分鐘即可從0%充至100%。尤其在5%-70%電量區間,充電功率可達300kW,僅需14分鐘完成。
實測數據“反差”引發思考!
值得一提的是,前不久小米汽車官方還宣稱,小米YU7在易車、懂車帝和汽車之家三大垂媒的續航實測中均排名第一。
但本次測試結果與小米官方引用的其他媒體數據(如汽車之家93.9%達成率),以及雷軍親述的“北京至上海1300公里僅充電一次”形成鮮明對比。
這種巨大落差凸顯了電動車續航評價體系的復雜性,不同測試機構的結果差異源于工況、環境、駕駛習慣等多重因素。
但是,廠商宣傳往往引用最優場景數據,而用戶在實際高速、高溫等條件下的體驗可能大打折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