極氪9X自發布之日起就引發了“圍觀”,尤其是其傳出的百萬售價,更是為人所津津樂道。
“憑什么支撐百萬售價”應該是“圍觀者”議論最多的話題。“杭州庫里南”帶來的氣場、極盡奢華的內裝固然是重點,但對于此類售價的車型來說,技術上如果沒有點人無我有的東西,恐怕也是不行的。
就好比仰望U8,如果沒有原地掉頭、浮水這些,光憑“比奔馳G還奔馳G”的設計和性能顯然不夠。不過與仰望U8這種“降維打擊奔馳G”的路數不同,極氪9X“杭州庫里南”的定調更傾向于奢華與日常用車,自然也不會在極限越野方面大做文章。
那么,它在技術層面有什么人無我有的東西呢?就著極氪9X剛剛完成的技術發布會,我們就從自己的視角來看看,這臺“又一輛國產百萬豪車”在技術層面,到底有什么可以支撐其售價的東西。
打破純電與電混的分界線
純電與電混雖然都屬于新能源,但大多被看作兩類車。純電更注重三電技術的極致研發,力求更快的充電和更長的續航。而電混由于有了發動機的加持,在這些方面往往有所妥協。而正是這種妥協,讓電混在某些方面不如純電。這種“不如”,面向追求性價比的群體不是問題,但面對百萬級受眾則難免有想法:“就不能兩全其美嗎?”
例如饋電性能,目前絕大多數的電混車型都會比滿電工況下大打折扣。對于追求性價比的群體會覺得,一來這種工況并不會經常出現,二來饋電時的性能也不是完全不行——夠用就好嘛!但對于百萬級消費者來說就不一樣了,他們更追求的是:錢不是問題,但就不能關鍵時刻掉鏈子,哪怕一次也不爽。否則,就不會有人放著性能完全夠用的奔馳S450不買,卻要花多得多的錢去買奔馳S500甚至是S級 AMG了。
極氪9X首先打破的就是這個“慣例”。它的這套超級電混用了全球唯一最大功率超200千瓦的電混發動機,并且還可以實現直驅。好處是什么?就是它幾乎不可能讓電池饋電——即便以120公里/小時的高速巡航,它也可以實現每小時20度電的反向充電能力。而且即便是讓它的電池“強制饋電”,它的加速力也只折損0.2秒。
注意,極氪9X的標準百公里加速是3.1秒。對于這種方盒子龐然大物來說,這個數據堪稱“恐怖”。這種情況下,它饋電工況相當于可以做到3.12秒。不管最終實測是否完全一致,這個數據也是足夠“BT”的。要知道主流的電混車,饋電加速比滿電加速慢2秒多可是常態。
這還不是最關鍵的。其實大多數高端電混車主理想的用車需求,是“城市純電長途電混”。即日常使用時,最好是“不用油”,當純電車來用。這也是目前高端電混車型電池越來越大、純電續航越來越長的原因。
即便如此,極氪9X之前沒有一輛電混車能在純電方面與純電車型達到“平權”。原因無非有二:電池小電壓低純電續航仍不夠長,然后沒有超快充。
極氪9X這方面記住三個關鍵數:70度、900V、6C。
70度電什么概念?蔚來ES8這樣的“純電旗艦”,入門款電池也不過75度,而像問界M9、理想L9這類“電混旗艦”就都只有52度。同樣百萬級別的仰望U8,則還不到50度。至于900V、6C,則在很多一線純電車上都還沒有普及。所以說,極氪9X在三電方面,已經做到與高端純電車平權了。
這也意味著極氪9X在油、電兩方面真正做到了“兩全其美”。僅憑這一個“兩全其美”,對于百萬級用戶來說就有可能成為其選擇的決定性因素。
真正的數字底盤:核心應該還是極致安全
安全也是豪車車主最看重的“剛需”,但這里所說的安全不是常規安全。比如獲得沃爾沃核心科技的車身安全,超庫里南的扭轉剛度,還有什么八橫九縱十宮格的電池防護等等,這些都已不是重點。這里要說的,還是“人無我有”。對于極氪9X來說,這塊的核心還是它的AI數字底盤。
啥叫數字底盤?其實就是用數據算法的方式來實現底盤的主動控制:該軟的時候軟、該硬的時候硬、該有支撐的時候有強支撐。這其實也可以視為底盤技術的迭代,類似于從諾基亞時代像蘋果時代的轉換。也就是說,基于數字化技術打造的底盤,是那些窮盡多少用料的傳統底盤無法比擬的,無論是舒適、操控還是安全。
數字底盤的核心是算法,但我們在這里還只能從實現方式的角度去看。一般來說,常規的數字底盤無非是通過空氣懸掛的控制、電子平衡桿等等,來實現各種實時動態的應對各種工況。極氪9X大的框架原理當然也是如此,用料也是頂級的,諸如雙腔空懸、雙閥CCD等等,但這仍不是重點。
重點還是在于“人無我有”,即那個48V的主動穩定桿。從數據看,它的反應速度是0.2秒,瞬時舉升扭矩1400牛·米、舉升高度最高80mm。這些數據看上去不直觀。其實就是,通過這套機構,系統可以更快速、更準確、更大范圍地對底盤進行數字化的實時控制。最簡單的如彎道的動態支撐,效果會明顯好于常規底盤。也就是所謂的操控性更好,同時舒適性也更好。
這還不是核心。核心還是要落在安全上。例如在。遇到爆胎時,它就可以迅速定位爆胎位置,并調整底盤姿態,避免車輛失控。在遇到可能出現的碰撞時,可以迅速實現底盤的舉升,用更堅固的底部橫梁去對抗碰撞。還有像遇到強大側風時,也可以更好的控制車身偏移等等。總之,有了這套數字化底盤,極氪9X會將整車的主動安全提升到一個人無我有的更高水平。
智駕硬件拉滿
智駕是個動態的東西,尤其算法實時在變,所以對于百萬級的車來說,并不是特別重要的支撐點。就要比華為的Mate XT,其價格的主要支撐肯定不是系統,亦或者說,但從硬件和系統來說,Mate XT與頂配的P80也不會有什么本質區別。
不過對于極氪9X來說,這方面還是有一個點可以提一下,就是它在硬件方面拉得很滿。例如光激光雷達就配了5個,頂部的長距雷達用了520線方案,最遠300米外可精準識別750mm×750mm的物體。還有算力,1400TOPS……
誠然,智駕不能以硬件論英雄,但對于售價達到這個級別的車來說,硬件堆滿的好處,是可以從容應對未來的軟件迭代,打消車主“怕過時”的顧慮。
大公司視點
綜上所述,都是屬于極氪9X技術層面干貨里的干貨,也就是僅限于人無我有的東西。極氪9X到底能不能支撐百萬售價,甚至它最終是不是真的賣到百萬,肯定不是這些信息所能決定的。
好在所有這些,三季度就有答案了。并且無論結果如何,我們也要為極氪的這個努力叫好:中國品牌太需要這種向上捅破天花板的產品了。雖然這與咱普通消費者關系不大,但對于整個中國品牌新能源產業鏈的發展來說,卻意義非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