極氪9X的發布會,本身是一場掀桌子模式。
掀桌子的具體模式是,非常兇狠的工業和技術風格,一系列參數放出來,是任意一家新勢力很難模仿,需要一定時間才能突破,甚至不容易順利交付的數字。
這一切有別于華為和小米,或者其他新勢力的發布會,在那些發布會上,在數據方面的對比更多是,“自己比A好看一些”,但尚沒有達到眼前這種顛覆的狀態。
而從2025年下半年吉利的種種動作上看,也在實打實的釋放著,它想搶回話語權的信號。
華為或小米掌握話語權,還沒有定論?
本以為,市場沒有了太多的變局,會是華為和小米掌控新一輪話語權。一切已經不止是營銷競爭、銷量競爭、技術競爭,甚至更多的是生態之爭。一切已經不止是流浪之爭,而是中國企業家的方法論迭代。
小米、蔚來、小鵬、理想的老板,有著坦誠布公的高頻私下交流,華為則是有著北汽、上汽、賽力斯、奇瑞、江淮的五界生態圈,而且因為貫徹著“不造車”的邏輯,還免去了同業競爭,所以從東風到長安,再從奧迪到阿維塔,還有著另一層的鏈路。
當然,這背后的全體系鏈條已經脫離了單純的汽車生產與銷售,更要考慮到全國各地的投資人。現在,好的投資機會不多,而問界恰恰有著極強的變現能力,所以也就有了對德國豪華車品牌飛快的口碑逆轉。
總之,6月的多場發布會以及銷量數據都在說明同一件事,汽車圈里如今新生的“天量級流量”再轉化,這種不可復制的新打法,是傳統車企學不會的降維打擊。再看看整個6月,或者說2025年上半年的重磅新車,例如小米YU7、問界M8、尊界S800,都在銷量上取得了現象級的數據,其中小米YU7尤甚,甚至調動了很多原本無意消費的人群。
從現狀來看,它們確實沖的最猛,用潑天流量改變汽車圈的競爭業態。包括發布會上也會談及對技術的打磨、細節的顛覆、科技的重新使用。
但這一次吉利的玩法也很清晰,不論是華為還是小米,大多數是對現有主流技術進行優化。如果吉利也是跟隨性的做,那意義不大,但,如果是能給出顛覆式的數據,就可以嘗試擊穿認知。
40萬以上的豪車,堆料模式的結束
在豪華車市場,堆料,堆不出銷量,極氪當然是知道這點的。
20萬以內講性價比,20萬以上就要講用戶認知和品牌的故事了,這是汽車圈已經基本落地的規律。比如,在20萬以上有很多車型狂拼性價比,但到頭來,銷量還是不達預期。因為,這個市場需要更多的情緒價值和其他屬性。比如,新能源越野,那是坦克;比如,商務又科技,那時問界M9;比如,科技又像家,那是理想;以及,如果是運動又家用,那是屬于小米的標簽。
所以,不能堆料。以前的堆料,并沒有取得長期且好的銷量,而有了極氪9X這么一款車之后,再加上馬上問界M9還要改款升級,第三代的蔚來ES8已經確定要在今年第三季度發布。繼續堆料的話,結果就是貨比貨得扔。
40萬以上需要的是好東西,而未必是全面的東西。
極氪9X選的方式是,把目前可見的汽車技術參數,全部拉到最高。當然,從發布會后突發的采訪上,官方給出的回答是,這不是炫技,是看到用戶有需求,那就做。
具體來看,技術板塊,有7個層面:
1.全棧900伏高壓架構,極氪9X用上了70度的6C超快充電池,純電續航為380km,20-80%補能是9分鐘(小電池版本);
2.搭載三電機兆瓦電驅,峰值功率1030 kW,還配合了205 kW的自研2.0T電混發動機,同時可以直驅車輪,車輛的零百加速成績是3.1秒;
3.發動機熱效率46% ,發電機峰值功率為145kW,在電量僅剩 20% 的饋電模式下,極氪 9X 的加速比高SOC時慢 0.2 秒;
4.搭載閉式雙腔空懸和雙閥CCD,最大離地間隙288毫米;
5.中國品牌首搭的48V主動穩定桿技術,高速過彎接近零側傾,AI數字底盤能有效抵御超強橫風,側碰風險時主動提高車身,雙側120km/h低附著力爆胎仍能平穩剎停;
6.極氪千里浩瀚H9方案,配備520線激光雷達、4顆固態補盲激光雷達、11顆高清攝像頭和5顆毫米波雷達,搭配雙英偉達Thor芯片域控制器,算力達1400TOPS,具備L3級輔助駕駛技術儲備;
7.后續會有極氪9X黑武士車型,沒有大連屏,采用的是穩重的單獨中控大屏,第二排雙零重力座椅,尾箱采用了天地門設計。
實際上,上述的7個發布會關鍵信息里,其他車企能追的只有第4、第6、第7,這三條。第4條,其實因為底盤可以調校,每個人的感知也不一樣,所以差別不大。第6條也是同理,硬件和算力確實重要,但只要體驗做的足夠好,且都能實現L3級自動駕駛的效果,也就差別不大。
第7條也是同理,個性版車型的推出,包括高定版車型的推出,極氪確實走在更前面,但其他車企也有著各自的跟進策略。
很顯然,值得注意的是剩下的4條。
布局,從新勢力手中拿回話語權
所以,從技術角度看極氪9X的這幾條獨家武器,先拆它的全棧900V和電池。這幾年的新車里,400V、800V、900V早就不算是什么新鮮玩意,但900V+6C電池的組合肯定是好東西。
單獨有900V的話,如果電池倍率不行,也一樣在補能方面沒什么意思。比如,樂道L60在很多的測試里都發現了充電速度不如400V的蔚來ET5T,這就是電池的限制原因。
在極氪9X身上,它用上了一塊容量超過很多純電SUV的電池,70kWh。Model Y的入門版容量不過只有62.5kWh。總之,用這么大容量和高倍率的電池做電混,好處就是,純電續航的穩定性是有保障的,甚至有機會做到純電動車的穩定程度,而不是用著用著就發現虛標。誠然,電混車型有發動機,能解決續航焦慮,但現階段不論是增程還是插混,純電續航里程很堅挺的,幾乎沒有。
吉利自己有神盾,所以可以自行封裝并測試,這很難被復制。
再加上充電速度很快,這也就很好的提升了體驗感,畢竟這款車的主人,相信是不愿意和人在服務區里搶充電樁的。但,有好處就有劣勢,對極氪這種已經掌握了沃爾沃水準的企業來說,這么大的重量上車,是可以系統性解決運動控制的。但,對于之前沒有造車經驗的新勢力們而言,即便是如今也已造車了10年。但對不起,車輛工程就是這么的無情,沒有數據,就只能自己一點點重新研發和測試。
這之中,華為是能占到便宜的,因為從德研所里瘋狂挖來的各路專家,他們對于奔馳、寶馬、奧迪如何做大車還是有數的。但,加上這么大的配重,也還是需要重新做一遍研發,甚至很多遍。
三電機兆瓦電驅的看點,是那臺2.0T混動發動機。因為是專用于混動的,不是市面上大多數用傳統發動機改良的,它的油耗能比多數1.5T更低。當然,考慮到這臺車的定位和車主的身份,這似乎并不太重要。但,記住它的性能就好,電混第一。
然后是發電能力,145kW的數值,這甚至高于很多燃油車的驅動功率。這也是這套系統里非常吸引用戶關注的一個看點。有2個突出特征,一是越跑電越多,平均每小時可增加 20 度電,二是,因為功率很大,充電的速度快,所以行駛90分鐘之下,電量能從30%補到80%。對于在目前的增程和插混車型來說,車輛的充電速度還沒有這樣快的,也就進一步避免了頻繁補能的煩惱。
然后是懸掛,參數上是對標勞斯萊斯,但能力上,還能再多一些。48V主動穩定桿會讓車開起來,和其他車型有明顯的不同,技術原理上可以肯定會有的是,彎道反向發力抗側傾、低頻振動順向發力抑制搖晃、側碰舉升提高安全性,大概率會有的是抬升或降低一側車身迎賓。
然后,這種能力和參數之下,其實還有一個關鍵要素是,交付能力。誠然,車企對技術或者理念進行包裝都很容易,但很顯然,有很多交付不能達標的反面案例。
遠的有,蔚來ET5爆彈之后的產能,近的有,小鵬G7在上市交付之后,4個月,才能補齊第三顆圖靈芯片。最近又傳出了小鵬G7部分車型的交付延期,所以實際上,拼的還是整個車企的交付完整度。上述的這些能力,新勢力能否用1年時間做出來并快速順利交付,這是要打個問號的。
寫在最后
當然了,對于吉利而言,它還有更多的后手。領克900是第一張牌,極氪9X是第二張牌,而接下來還會有第三張的吉利銀河M9。也就是先完成30-40萬的布局,再完成50萬的布局,然后是20萬甚至更瘋狂的布局。
所以,這本質上就是一場掀桌子式的發布會。發的都是一些行業內目前最新,短時間內沒人能復刻的狠活。而這樣的表現,也正是從華為和小米,以及其他新勢力手里搶走話語權的能力。